《桥》教学研修

来源:本站原创  作者:范如刚  录入:范如刚  发布时间:2021/10/13 11:57:41  浏览次数:10

陈立先老师教学设计:

教学目标

1.通过动作、语言、神态描写,结合相关故事情节理解老支书是怎样的一个人。

2.画出描写雨、洪水、桥的句子,说说这些描写对表现老支书的作用。

3.小说最后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,领悟这样写的好处。

教学过程:

一.图片导入,激发兴趣

1.同学们,你们认识这些桥吗?。

2.今天我们去看看文章中的桥是什么样的,在它身上又发生了什么故事。

二、初读课文,根据提示学习课文。

1.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,读到文中描写大雨和洪水、桥的句子,用“——”画出。

2.指名交流,梳理内容。

 

三.再读课文,完成提示要求。

()请同学们快速默读39自然段,用“△” 标出描写洪水中村民表现的关键词语。

1.点名回答,全班交流。

2.概括村民们的表现(惊慌失措)

(二)合作探究

1.快速浏览课文723自然段,用“~~”画出描写老汉动作、神态、语言的句子,并用关键词批注阅读体会。

2.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总结老支书的人物形象。(受人拥戴、大公无私)

(三)探讨结尾故事情节设计的妙处

(制造悬念,更加体现老支书的大公无私的伟大人格)

四、总结讨论

联系老支书在洪水中的表现,说说文中对雨、洪水、桥的描写对表现老支书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。  (环境描写的作用)


孔令柱老师教学设计

教学目标

1.会写“咆、哮”等8个生字,会写“咆哮、惊慌”等11个词语

2.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

3.初读课文,感知故事情节,学习环境描写

教学过程:

一.以“桥”导入,了解小说
1.一座桥能连接两岸,一座桥能跨越天堑,一座桥甚至能带来生存的希望。今天我们就来读一篇以“桥”为题的小说(板书:13.桥)

2.交流:关于小说这种文体,你知道些什么?(三要素、虚构、反映生活......)

二、初读课文,概括主要内容

1.自由读课文,读准字音,尽量读好短句子;思考小说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下?有哪些人物?发生什么故事?

2.初步交流环境、人物、情节,用关键词填写信息卡。

三、聚焦环境感受险恶

1.学生浏览课文,画出描写雨、洪水和桥的句子,认真练读。

2.出示句子,指名朗读,抓住关键词读出洪水的肆虐。

3.把这些句子放在一起,你还有什么发现?

4.观看暴雨洪水视频,提问: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,这么恶劣的环境描写对刻画老支书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呢?(烘托)对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呢?(铺垫)

四、课堂练习

五、总结

这节课,我们学习了8个生字,12个词语,知道了小说的三要素:人物、情节、环境,感受了洪水的凶猛、疯狂,面对这样可怕的洪水,故事的情节如何发展?人们是怎样的表现?老支书是怎么做的?下次接着品读。

 

板书:

 

13. 

环境:雨 洪水 桥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人物:老支书 村民  小伙子  老太太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情节:开端   发展    高潮    结局

   山洪逼近→疏导过桥→桥塌人逝→祭奠亲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