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足学生发展,构建做思共生的有效课堂 ——六合区小学科学研训活动在冶山中心小学举办

来源:  作者:钟颖慧  录入:钟颖慧  发布时间:2021/11/29 15:40:47  浏览次数:576

   为了切实提升科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,进一步增强校际之间的互相协作,实现科学教学资源的共创共享。20211125日,六合区小学科学主题研训活动“立足学生发展,构建做思共生的有效科学课堂”在六合区冶山中心小学举行,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六合区教师发展中心科学研训员钱士虎老师,及全区各小学专、兼职科学老师

   第一节课由冶山中心小学史陆华老师执教《认识矿物》。史老师以思导做在探究活动前,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从哪些方面观察矿物,借助上节课观察岩石的方法,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然后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,完成矿物特征卡,达到以“做”促“思”的效果。最后,回到开始展现的花岗岩与长石、石英、黑云母之间的关系的图片就引发学生思考,总结得出结论作出合理的解释本节课在交流中做思共生、提升学生科学学习品质。


   第二节课由实验小学成宇航老师执教《固体的混合与分离》。成老师通过固体的共同特征导入,引发学生思考:固体有确定的质量和体积,紧接着在称取黄豆、绿豆和小米的质量时,强化了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测量三种固体体积的时候,明确了量筒的读数问题。最后,在固体的混合实验中让学生由数据解释发现,留下疑问“如何分离这三种固体的混合物”为下节课做好铺垫本节课对电子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进行指导,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。


   第三节课由金牛湖中心小学陈彦尹老师执教《刺激与反应》。陈老师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小灰狼的三个视频,生动有趣的导入,帮助学生快速的找到了事物间的联系,在阅读资料后,成功地找出视频中的“刺激”和“反应”。由理论到实践,从课堂到课外,通过交流加深对刺激和反应的理解;紧接着陈老师通过三个活动测试学生的反应力,将课堂氛围烘托到了极致,也让学生明白各人反应速度是有差异的。最后的资料阅读帮助学生了解本能反应是难以受大脑控制的。


   三节展示课后,竹镇民族小学杨晓慧老师做了专题讲座《创设有效情境,构建做思共生的科学课堂》。杨老师首先“做思共生”“创设有效情景”做了详细解读,为有效科学课堂的构建提供三点建议,还联系本次研训活动三节课具体进行了分析。


   最后六合区教师发展中心钱士虎老师为大家“指点迷津”,针对本次研训活动做出精彩的点评,既高度赞扬了四位老师为本次活动做出的努力,又提出了今后教学工作的方向。


主办单位:南京市六合区冶山中心小学 地址:六合区冶山街道中心学校(211524) 备案号:苏ICP备16036493号-3   苏公网安备 32011602010111